研究内河航运业时,李殿勋强调,要把握全球港

研究内河航运业时,李殿勋强调,要把握全球港口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立足湖北独特资源,加大力度推动湖北省内河航运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湖北日报讯(记者邓伟)10月11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在黄冈市、武汉市调研内河航运业发展时强调,要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省时重要讲话精神。湖北与世界港口和海洋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之间的发展趋势。内河运输业供需结构。依托湖北独特的资源优势我们将在全省特别是河流、湖泊、水库、交通区位、科技教育、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快重构全国一流产业生态,推动全省内河海洋产业转型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在黄冈市湖北和庄重工有限公司,李殿勋深入了解公司生产经营和业务布局,要求当地政府加强产业上下游合作,补齐延伸链条,通过强化链条不断提高对本地船舶制造的配套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推动整个行业创新发展。加快创建内河船舶制造转型现代化先行区。在智能水道测量中武汉科技大学装备研发与检测实验室李殿勋与科研人员保持深度互动,充分表示学校正在通过“产学研资助”联合创新,积极探索绿色智能船舶的研发、设计和应用推广。他呼吁武汉更好利用全国一流的科技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把招贤纳士和培训结合起来,加快聚集更多领先的船舶设计、制造和运营企业。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712研究所,李殿勋听取了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研发情况的讲解,勉励企业把握全球船舶工业转型变革趋势,加快前沿技术进步氢能、燃料电池等领域,为推动我国内地转型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家。可通航的水道。造船业。座谈会上,李殿勋听取了部有关部门的活动汇报和科研部门、运营公司、相关管理机构代表的建议。他说,湖北省有长江、有汉朝。他指出,湖北拥有得天独厚的河流等内河资源,也是一个“千湖之省”。我们必须从几千年人类文明“依山傍水”的发展理念出发,洞悉世界港口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内河航运业供需格局变化趋势,准确把握世界变革方向。造船工业y,遵循“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事物”的原则。 “需求”的双重逻辑加速转型。要把全省内河航运业提升为“绿色、智慧、标准化、高端、国际化”,更好满足新时代国内外对内河航运的新要求“内河客货运输、水上休闲、铁运、水运、江海运输、安全有保障”、“水经济”,李殿勋强调,要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五链融合 围绕“打造创新政策链、资金链、服务链”,坚持“重构创新政策、优化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服务”四项举措,重建全国一流产业生态,改造全省内河航运业。高质量更新和开发的保证。首先,按照“强弱项、补缺项、改差项”的原则,调整政策创新,重点围绕促进沿海资源高效利用、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拓展绿色智能船舶应用场景,综合整理优化支持产业转型发展的各项引导政策。其次,优化创新平台,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有效融合发展,要着力构建高水平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的平台体系。三要营造创新氛围,举办高水平活动举办创新论坛、专业展览、创新创业大赛、合作会议等产业生态,营造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浓厚氛围。四要强化创新服务,持续完善人才保障、金融支持、供需耦合、现代物流等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创新出口信贷、融资租赁、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等金融服务,为内河航运业转型提升提供更有力、更有效的金融支持。李殿勋要求,全省各相关地区、各部门、各司局加强纵向和横向协调,建立跨部门推进协调机制,有效整合全区资源,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努力形成湖北省先行先试的工作机制。发挥国内乃至全球内河航运业优势,鼓励更多有利于加快建设湖北的龙头发展。是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省领导张文兵、程用文,武汉市市长盛跃春参加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