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小公交”实现高客流量“公交+”产业收入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淳安通讯员葛铁“看,‘骑兵巴士’来了!”11月4日,一辆以“桃花岛”为主题的巴士缓缓从襄阳东站出发,穿梭于襄阳古镇、华侨城等景区之间。今年国庆假期,“侠客巴士”首次亮相古都襄阳。公交车司机装扮成“郭靖”和“黄蓉”开着公交车,很快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登记。这辆充满武侠文化元素的公交车,帮助襄阳文旅获得了业界热度,网络话题点击量破亿。 “堵车”的背后,是襄阳公交集团克服困难的努力。 “‘宁夏公交’从策划到实施,整个过程都是由我们‘松鼠车培育’团队独立管理的。”李霞襄阳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奥芬坦言,这不仅是文化赋能的一次创新尝试,也是解决公交运营困境的又一积极追求。随着城市交通日益多元化,传统公交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被动管理到资产突破,襄阳公交正在探索资源变资产、服务变收入、成本变利润的“三变”改革。我们在承担公共交通服务主体责任的同时,也将以跨界的心态打造“公交+”产业生态圈。位于樊城区前进路的力斯科维修旗舰店里人头攒动,有10多辆社会车辆在维修。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个因客运量锐减而荒废的长途汽车客运站。“一开始,年产值只有116万元,但短短三年时间,年收入就突破了1000万元。”店长胡雷表示,该品牌目前已形成全市连锁网络,成为当地首家汽车维修服务集团。盘活闲置资源的故事,也正在相城区新能源汽车园区上演。襄阳公交将对闲置多年的老车站进行改造,将其改造成集车辆销售、售后服务、外文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国庆假期期间,园区成功举办了襄阳国际车展,三天销售额近4000万元。”襄阳公交集团副总经理余坤表示:我们的服务创新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襄阳东站公交车停车场,一辆可爱又反应灵敏的公交车,名叫“小小”鹿跑提供随叫随到的班车服务,为众多乘客提供了新的出行选择。截至目前,襄阳公交已开通86条线路、130条定制线路。 “公交+”产业链持续拓展。汉江物流供应链公司成立于2024年10月,当年通过“公交+物流”实现营收1665万元,“半日同城达”服务覆盖全市。 “巴士+检测”推出的品牌“蚂蚁检测”运营第一年就实现盈利。 “公交+传媒”年营收超1500万元,位居中部六省同级公交企业前列。 “盘活资源的核心不仅是变现,更要精准满足市场需求。”李小芬举例说,襄阳公交对主城区商业的老建筑、停车场进行了改造,改建为酒店和教育培训。中心,年增加收入近500万元。还与邮政公司合作建设投递物流中心,“仓储+投递”模式年增收150万元以上。 “所有客车相关企业都可以接受挑战”,所有汽车相关行业都欢迎参与。李晓芬介绍,襄阳公交集团“公交+”产业群今年前10个月实现收入超过9000万元,全年预计收入超过1亿元,有力支撑了公交核心业务。